主要內容
旗杆屋

旗杆屋 / 1844

英国人于1842年向当时清廷政府正式取得香港岛后,便开始在此逐步建立殖民地。在芸芸首要任务当中,在港建立其军事势力是其一。

当年港岛是一片山岳满布的地带。英国政府需要选择一个策略性地点建立军事基地,后来发现港岛北部半山为建立军地的理想地点。

纵然现时可能令人难以置信,事实上当年尚未有现代摩天大楼之前,前称「维多利亚城」的香港岛西北岸,曾享有整个维多利亚港之无遮挡景观。英国军官可从旗杆屋的位置,监察下面进行的所有活动,包括从东面鲤鱼门及西面青洲驶往维港的商船甚至海盗船行踪,均一清二楚。从同一位置,亦可远眺附近军营中的一切活动。

1846年,英国人在此兴建「司令总部大楼」,随后易名为「旗杆屋」,作为驻港三军总司令之办事处和官邸(三军包括陆军、海军及空军)。

当时英军没有聘用建筑师,而让驻港英国皇家工兵部队军官接手旗杆屋的楼宇设计。他们参考一本「模式手册」(Pattern Book)的书籍 1 ,内含有关其他建筑物的建筑设计、设计细节及建筑尺寸等一系列资料。

十九世纪时期亦是英国在工业革命上达至顶峰的期间,因此,这幢殖民地首座官方大楼的设计,融入了一些先进的建筑元素,如铸铁结构柱,反映出英国精通这类建材的运用和相关建筑方法,表现英国于工业发展上的实力。铸铁比石材重量更轻亦更容易大量生产。

「司令总部大楼」与后来兴建的「中区警署建筑群」,为当时两个权力中心,为中环提供防护,使其成为安居乐业之地,有利日后不断发展兴旺。

「司令总部大楼」于1933年易名「旗杆屋」,并保留为三军总司令官邸直至1978年。其后,三军总司令搬至近山顶白加道一所为其而建的大宅。旗杆屋曾先后住过五十八名司令军官。

1 :详情见龙炳颐,1992,《香港古今建筑》,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第62至63页

1846年的旗杆屋

1846年的旗杆屋

旗杆屋 / 1860

1860年代的旗杆屋,游廊已加建铸铁柱作支撑

1860年代的旗杆屋,游廊已加建铸铁柱作支撑

耸立在山坡上的旧三军司令官邸

耸立在山坡上的旧三军司令官邸

摄于1930年代的旗杆屋

摄于1930年代的旗杆屋

旗杆屋的设计带有希腊复兴式风格,然而,正如许多其他殖民地建筑一样,屋顶以本地中式物料建造,原因是从欧洲运送建材到香港既昂贵又需时致效率低。这些年来,旗杆屋因应香港气候及大楼的功能,其楼身经过多次改建。

当中最显著的改建,便是于1860年代加建了游廊。

游廊是一道设计精致的室外开放式长廊,围绕屋的中心结构而建。由于香港处于亚热带气候,加上当年缺乏现代空气调节设施,旗杆屋在夏季气温迅速上升,在春季又受潮湿之累。因此,游廊实属于屋内的功能性建设。一方面,它提供隔热作用,遮挡阳光,避免大楼直接曝晒。另一方面,它保持室内温度和暖稳定。纵然游廊在西方建筑上并非常见,它被视为有效降温通风及遮阳的设备,俨如早期的天然空气调节系统。

本网站内所介绍的六座建筑物中,除旗杆屋外,立法会大楼、甘棠第及中区警署建筑群的数座大楼,均有加建游廊。

1860年代的旗杆屋,游廊已加建铸铁柱作支撑

1860年代的旗杆屋,游廊已加建铸铁柱作支撑

耸立在山坡上的旧三军司令官邸

耸立在山坡上的旧三军司令官邸

摄于1930年代的旗杆屋

摄于1930年代的旗杆屋

旗杆屋

旗杆屋 / 1981

1981年,政府将旗杆屋拨归市政局管理,目的为将大楼改建成一座弘扬中国茶艺文化的文物馆。

其后,重修工程随即进行,目标有三。

第一,确保公众安全。旗杆屋需要为结构加固,确保日后能安全开放予公众参观,而翻新工程亦须符合相关建筑物条例。

第二,符合文物馆的需要。例如,湿度对于文物馆来说事关重大,因会直接影响展品的状况好坏。故此,旗杆屋的窗户需多加一层透明塑料,以减低潮湿空气渗透入屋内的倩况,另外馆内需加设空气调节系统和其他设备,以控制室内湿度和温度。

第三,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尽量回复大楼十九世纪中期的本貌,好让其典型建筑特色及室内设计风格,得以长久保存并展示。

例如,工程包括拆掉大堂的主要楼梯,回复位于大楼两旁的两道楼梯,并拆掉第一道门廊。

旗杆屋改建成的茶具文物馆于1984年正式开幕,并于1989年,根据《古物及古蹟条例》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蹟。

摄于1980年的旗杆屋

摄于1980年的旗杆屋

旗杆屋

旗杆屋 / 1994

茶具文物馆的主要入口

茶具文物馆的主要入口

二楼走廊

二楼走廊

茶具文物馆外貌

茶具文物馆外貌

1994年,市政局获捐赠一批珍贵中国陶瓷器和印章,旗杆屋原有的展览空间不敷应用。故此,当局于同年为文物馆加建新翼成为「罗桂祥茶艺馆」,展示该批捐赠文物。茶艺馆外观配合旗杆屋外部的设计风格,而室内则沿用传统中国式设计。

茶具文物馆的主要入口

茶具文物馆的主要入口

二楼走廊

二楼走廊

茶具文物馆外貌

茶具文物馆外貌

旗杆屋

旗杆屋 / 未来发展

「活化再利用」意指透过注入新功能和活动,活化或更新一座建筑物或一个地区。活化再利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行。

现在,让我们尝试为这座历史建筑提议一些活化再利用的方案。以上只是对同学作一点启发,同学能否再提出更好的方案?

旗杆屋
旗杆屋
旗杆屋
旗杆屋
旗杆屋

旗杆屋 / 建筑细节



游廊

设计精巧的户外开放式长廊,或有盖柱廊,围绕屋的中心结构而建。游廊除了用以遮挡阳光和保持室温之外,亦可设户外雅座辟为悠闲休憩处。
旗杆屋的游廊最初以木材兴建,其后于1860年代再加建铁柱为楼宇结构加固。大楼于1897年前再获重修,加建铁造结构及浴室。游廊在二次大战前再改建,其后保持至今日面貌。

游廊
铸铁结构柱

铸铁是一种常用于支撑建筑物结构的建材,尤其于英国工业革命时代最常使用。
虽然铸铁较为脆弱,但是它的重量较轻,价钱较低,而且容易大量生产,能大大增加建筑和工业制造的效益,因此成为广泛使用的建材。铸铁加上其他建材如砖和砖工物料,可比从前更快捷及更坚固地兴建楼宇。
在罗桂祥茶艺馆外用以承托桶瓦屋顶的铸铁柱和木梁便是一个例子。

铸铁结构柱
壁炉
壁炉是西方国家的住所设施(如房屋)内常见的建筑特色,以燃烧木炭来温暖房间或其他室内空间。壁炉连接烟囱,当燃烧木炭而冒烟时,烟会从烟囱朝屋顶散去,不会对屋主或住户产生影响或危险。旗杆屋内很多房间都设有壁炉。
壁炉
地下酒窖
旗杆屋设有一地下酒窖,即是设于地库用以存放瓶装或桶装餐酒的贮藏室。曾经有传言指酒窖实暗藏一地下通道,通往港督府和添马舰基地。然而由于通道已被密封,故此这一直只是谣传,真相是一个谜。
地下酒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