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甘棠第

甘棠第 / 1894

正被拆卸重建的半山住宅区,以改善过于挤迫和不卫生的生活环境,杜绝疫情,时为1898年

正被拆卸重建的半山住宅区,以改善过于挤迫和不卫生的生活环境,杜绝疫情,时为1898年

政府人员对街道进行消毒,特别值得留意左边的「DONE」(完成)字标记

政府人员对街道进行消毒,特别值得留意左边的「DONE」(完成)字标记

在甘棠第兴建前,座落于卫城道的房屋。时为1908年。

在甘棠第兴建前,座落于卫城道的房屋。时为1908年。

香港于1890年代中期遭受大型疫症侵袭。疫症名为「腹股沟淋巴结鼠疫第三次大流行」,从中国大陆传来,在广东曾造成十万人死亡。从1894年起,疫潮席卷香港,影响相当严重。当年的卫生官员把疫情迅速蔓延的原因,归咎于香港廿一万名华人,指其居住环境和习惯的卫生情况极端恶劣所致。

由于香港人口于1890年代后期起不断澎涨,当时愈来愈多欧洲人及非华籍居民遂移居太平山上,某程度上是为了远离恶劣的华人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这样做也有种族隔离的心态,尤其当时一般人会以其居所的位置高低象征其社会地位。

因此,港府于1894年通过《山顶区保留条例》,条例列明会保留太平山作非华人居住地区,除非获得港督同意,否则华人禁止居于山上。如政府档案所述,订立此例的目的是为了回应欧洲人对卫生情况的关注。然而,历史学家深信,这样以种族划分区域的做法,其实是基于保障非华人的社会地位,避免因人口飙升的华人移居山上,而占据了欧洲人的生活空间。疫症于1929年终被根绝。以上条例其后亦于1930年被废除。

正被拆卸重建的半山住宅区,以改善过于挤迫和不卫生的生活环境,杜绝疫情,时为1898年

正被拆卸重建的半山住宅区,以改善过于挤迫和不卫生的生活环境,杜绝疫情,时为1898年

政府人员对街道进行消毒,特别值得留意左边的「DONE」(完成)字标记

政府人员对街道进行消毒,特别值得留意左边的「DONE」(完成)字标记

在甘棠第兴建前,座落于卫城道的房屋。时为1908年。

在甘棠第兴建前,座落于卫城道的房屋。时为1908年。

甘棠第

甘棠第 / 1914

甘棠第

甘棠第

大宅的内部

大宅的内部

虽然《山顶区保留条例》禁止华人居于太平山上,但凡事总有例外。何氏家族便是当年获准居于中半山的首个华人家庭。其家族成员包括殷商及慈善家何东爵士,家族无论在政治界和金融界均财雄势大,因此权势冠绝同侪,享有尊贵社会地位。

1914年,何东爵士胞弟何甘棠在中环半山卫城道兴建了一座四层高大宅。这座雄伟府第名为「甘棠第」,为何甘棠的主要居所。何氏的十二位太太和妾侍则住在位于干德道二十九号的另一住所。

「甘棠第」瑰丽堂皇,富有建筑特色,无论大宅的面积或其面向维港、可从九龙清晰看到的优越位置,还有其花岗石巨柱、金箔铁造的弧形露台栏杆、铺张的室内设计和精致讲究的用料,都突显何氏的非凡地位。

大宅设计亦保持传统中国社会的阶级观念。例如,何氏平时只透过一楼侧门进出大宅(据说是为了风水原因,不欲其财富溜走云云)。大宅亦设有两道前后楼梯,前梯是何氏家族出入专用,佣人只准使用后梯(俗称「妹仔楼梯」)。

直至1959年之前,「甘棠第」仍属何氏家族拥有。其后,何氏将该厦售予一郑氏家族,后来郑氏家族再转让与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

大宅建筑多年来鲜有改动,大部份维持原状。1990年,古物咨询委员会将「甘棠第」列为二级历史建筑,至2009年再把之列为一级历史建筑。

甘棠第

甘棠第

大宅的内部

大宅的内部

甘棠第

甘棠第 / 1960

甘棠第

甘棠第

一楼阳台:窗户由教会于后来装上

一楼阳台:窗户由教会于后来装上

洗礼池

洗礼池

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教会」)自1960年迁进「甘棠第」后,对楼宇进行过一些重要改动,包括在最底层加建了一个洗礼池,以及在二楼和三楼的游廊通道口加建铝窗,并将该两层辟为办公室之用;此外,更将睡房之间的隔墙拆除。

教会亦拆掉多度百叶大门。幸而所有大门全被保存妥善,并于2003年大宅业权移交至香港政府时,一并归还。

在教会占用「甘棠第」的四十年间,里面曾设置了一间小教堂、全职传教士居住的公寓,及其他附属教堂的办公室。

甘棠第

甘棠第

一楼阳台:窗户由教会于后来装上

一楼阳台:窗户由教会于后来装上

洗礼池

洗礼池

甘棠第

甘棠第 / 2002

2002年,教会宣布由于会员日渐增多,「甘棠第」空间不敷应用,决定把它拆卸,并重新发展成为一所宗教暨教育中心。

当时不论政府和公众均反对这项计划。中西区居民于是发起签名运动,收集了过千签名向教会施压;立法会议员为事件表示抗议;多个社区团体为保育该厦提出诉求。同年教会终同意与政府为拆卸决定作出谈判。

事态于一年后方有进展,最后教会与政府达成协议,由政府向教会以港币五千三百万元收购「甘棠第」,并将之改建成「孙中山纪念馆」。这是香港政府首次为保育原因收购历史建筑。

国父孙中山先生

国父孙中山先生

甘棠第

甘棠第 / 2006

孙中山纪念馆:左边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孙中山纪念馆:左边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位于地下的走廊及售票处

位于地下的走廊及售票处

政府一直为兴建「孙中山纪念馆」物色合适馆址,而最终落实于「甘棠第」,是基于多个原因:「甘棠第」已被空置,而且大宅位置毗邻孙中山史蹟径,再者何甘棠与孙中山先生甚有渊源,二人曾是同窗,亦是历史上同期的风云人物 1

由教堂修葺成纪念馆的工程于2004年展开。曾用作办公室的游廊,里面的铝质玻璃窗全被拆走(窗框上的标记至今仍清晰可见)。教会归还的木门被重新安装,而室内亦加设了一些纪念馆所需的现代设施,如防火系统、湿度控制、保安及无屏障通道等设备。

大楼获复修至教会占用前的原貌,然而几项由教会加建的部份仍被保留,例如洗礼池。整项工程只作了最低限度的改建,亦尽量利用或保存原来的物料。这标志着香港历史文物保育的一个新里程。

举例说,为了不能影响原有的建筑,单就安装电梯的位置已曾引起激烈讨论。有人建议拆掉佣人后梯作为电梯位置,但是,经过反复商议后,还是认为佣人后梯正是显示传统中国阶级观念的好例子,因此决不能拆除。结果,电梯最后设于现时的位置,以避免清拆大楼内任何原有部份。

纪念馆于2006年开放予公众参观。

1 :何甘棠与孙中山都是生于1866年,曾一同于中央书院读书。

孙中山纪念馆:左边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孙中山纪念馆:左边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位于地下的走廊及售票处

位于地下的走廊及售票处

甘棠第

甘棠第 / 未来发展

「活化再利用」意指透过注入新功能和活动,活化或更新一座建筑物或一个地区。活化再利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行。

现在,让我们尝试为这座历史建筑提议一些活化再利用的方案。以上只是对同学作一点启发,同学能否再提出更好的方案?

甘棠第
甘棠第
甘棠第
甘棠第
甘棠第

甘棠第 / 建筑细节



游廊

游廊是一道设计精致的室外开放式长廊,或有盖柱廊,围绕楼宇的中心结构而建。它不仅提供隔热作用,遮挡阳光,避免大楼直接曝晒,并且保持室内温度和暖稳定。游廊亦可用作写意悠闲的室外休憩空间。

游廊
佣人后梯(俗称「妹仔楼梯」)

从前专为佣人使用的后楼梯。

佣人后梯(俗称「妹仔楼梯」)
新建电梯

由于「甘棠第」改建成孙中山纪念馆,大楼后方需加建一道升降梯,以符合现代无障碍通道条例的需求。而且,选取的电梯地点以减少妨碍楼宇原来风貌为原则。

新建电梯
石材与红砖的巧妙融和运用

在「甘棠第」内,石材一般运用于建筑物的底部和角落位置,用以显露何甘棠的身家丰厚。
从前红砖是英国一种相当普遍的建材,故此亦常见于殖民地时期的香港。红砖的好处是能抵挡风霜雨露等侵蚀,而且既容易大量生产,价钱亦相宜。

石材与红砖的巧妙融和运用
洗礼池

教会迁入了「甘棠第」后,在大宅的最底层加设了一个洗礼池作宗教仪式之用。

洗礼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