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tail of this page
甘棠第

甘棠第 / 1894

正被拆卸重建的半山住宅區,以改善過於擠迫和不衛生的生活環境,杜絕疫情,時為1898年

正被拆卸重建的半山住宅區,以改善過於擠迫和不衛生的生活環境,杜絕疫情,時為1898年

政府人員對街道進行消毒,特別值得留意左邊的「DONE」(完成)字標記

政府人員對街道進行消毒,特別值得留意左邊的「DONE」(完成)字標記

在甘棠第興建前,座落於衛城道的房屋。時為1908年。

在甘棠第興建前,座落於衛城道的房屋。時為1908年。

香港於1890年代中期遭受大型疫症侵襲。疫症名為「腹股溝淋巴結鼠疫第三次大流行」,從中國大陸傳來,在廣東曾造成十萬人死亡。從1894年起,疫潮席捲香港,影響相當嚴重。當年的衛生官員把疫情迅速蔓延的原因,歸咎於香港廿一萬名華人,指其居住環境和習慣的衛生情況極端惡劣所致。

由於香港人口於1890年代後期起不斷澎漲,當時愈來愈多歐洲人及非華籍居民遂移居太平山上,某程度上是為了遠離惡劣的華人居住環境;另一方面這樣做也有種族隔離的心態,尤其當時一般人會以其居所的位置高低象徵其社會地位。

因此,港府於1894年通過《山頂區保留條例》,條例列明會保留太平山作非華人居住地區,除非獲得港督同意,否則華人禁止居於山上。如政府檔案所述,訂立此例的目的是為了回應歐洲人對衛生情況的關注。然而,歷史學家深信,這樣以種族劃分區域的做法,其實是基於保障非華人的社會地位,避免因人口飆升的華人移居山上,而佔據了歐洲人的生活空間。疫症於1929年終被根絕。以上條例其後亦於1930年被廢除。

正被拆卸重建的半山住宅區,以改善過於擠迫和不衛生的生活環境,杜絕疫情,時為1898年

正被拆卸重建的半山住宅區,以改善過於擠迫和不衛生的生活環境,杜絕疫情,時為1898年

政府人員對街道進行消毒,特別值得留意左邊的「DONE」(完成)字標記

政府人員對街道進行消毒,特別值得留意左邊的「DONE」(完成)字標記

在甘棠第興建前,座落於衛城道的房屋。時為1908年。

在甘棠第興建前,座落於衛城道的房屋。時為1908年。

甘棠第

甘棠第 / 1914

甘棠第

甘棠第

大宅的內部

大宅的內部

雖然《山頂區保留條例》禁止華人居於太平山上,但凡事總有例外。何氏家族便是當年獲准居於中半山的首個華人家庭。其家族成員包括殷商及慈善家何東爵士,家族無論在政治界和金融界均財雄勢大,因此權勢冠絕同儕,享有尊貴社會地位。

1914年,何東爵士胞弟何甘棠在中環半山衛城道興建了一座四層高大宅。這座雄偉府第名為「甘棠第」,為何甘棠的主要居所。何氏的十二位太太和妾侍則住在位於干德道二十九號的另一住所。

「甘棠第」瑰麗堂皇,富有建築特色,無論大宅的面積或其面向維港、可從九龍清晰看到的優越位置,還有其花崗石巨柱、金箔鐵造的弧形露台欄杆、鋪張的室內設計和精緻講究的用料,都突顯何氏的非凡地位。

大宅設計亦保持傳統中國社會的階級觀念。例如,何氏平時只透過一樓側門進出大宅(據說是為了風水原因,不欲其財富溜走云云)。大宅亦設有兩道前後樓梯,前梯是何氏家族出入專用,傭人只准使用後梯(俗稱「妹仔樓梯」)。

直至1959年之前,「甘棠第」仍屬何氏家族擁有。其後,何氏將該廈售予一鄭氏家族,後來鄭氏家族再轉讓與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大宅建築多年來鮮有改動,大部份維持原狀。1990年,古物諮詢委員會將「甘棠第」列為二級歷史建築,至2009年再把之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甘棠第

甘棠第

大宅的內部

大宅的內部

甘棠第

甘棠第 / 1960

甘棠第

甘棠第

一樓陽台:窗戶由教會於後來裝上

一樓陽台:窗戶由教會於後來裝上

洗禮池

洗禮池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教會」)自1960年遷進「甘棠第」後,對樓宇進行過一些重要改動,包括在最底層加建了一個洗禮池,以及在二樓和三樓的游廊通道口加建鋁窗,並將該兩層闢為辦公室之用;此外,更將睡房之間的隔牆拆除。

教會亦拆掉多度百葉大門。幸而所有大門全被保存妥善,並於2003年大宅業權移交至香港政府時,一併歸還。

在教會佔用「甘棠第」的四十年間,裏面曾設置了一間小教堂、全職傳教士居住的公寓,及其他附屬教堂的辦公室。

甘棠第

甘棠第

一樓陽台:窗戶由教會於後來裝上

一樓陽台:窗戶由教會於後來裝上

洗禮池

洗禮池

甘棠第

甘棠第 / 2002

2002年,教會宣佈由於會員日漸增多,「甘棠第」空間不敷應用,決定把它拆卸,並重新發展成為一所宗教暨教育中心。

當時不論政府和公眾均反對這項計劃。中西區居民於是發起簽名運動,收集了過千簽名向教會施壓;立法會議員為事件表示抗議;多個社區團體為保育該廈提出訴求。同年教會終同意與政府為拆卸決定作出談判。

事態於一年後方有進展,最後教會與政府達成協議,由政府向教會以港幣五千三百萬元收購「甘棠第」,並將之改建成「孫中山紀念館」。這是香港政府首次為保育原因收購歷史建築。

國父孫中山先生

國父孫中山先生

甘棠第

甘棠第 / 2006

孫中山紀念館:左邊為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孫中山紀念館:左邊為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位於地下的走廊及售票處

位於地下的走廊及售票處

政府一直為興建「孫中山紀念館」物色合適館址,而最終落實於「甘棠第」,是基於多個原因:「甘棠第」已被空置,而且大宅位置毗鄰孫中山史蹟徑,再者何甘棠與孫中山先生甚有淵源,二人曾是同窗,亦是歷史上同期的風雲人物 1

由教堂修葺成紀念館的工程於2004年展開。曾用作辦公室的游廊,裏面的鋁質玻璃窗全被拆走(窗框上的標記至今仍清晰可見)。教會歸還的木門被重新安裝,而室內亦加設了一些紀念館所需的現代設施,如防火系統、濕度控制、保安及無屏障通道等設備。

大樓獲復修至教會佔用前的原貌,然而幾項由教會加建的部份仍被保留,例如洗禮池。整項工程只作了最低限度的改建,亦盡量利用或保存原來的物料。這標誌着香港歷史文物保育的一個新里程。

舉例說,為了不能影響原有的建築,單就安裝電梯的位置已曾引起激烈討論。有人建議拆掉傭人後梯作為電梯位置,但是,經過反覆商議後,還是認為傭人後梯正是顯示傳統中國階級觀念的好例子,因此決不能拆除。結果,電梯最後設於現時的位置,以避免清拆大樓內任何原有部份。

紀念館於2006年開放予公眾參觀。

1 :何甘棠與孫中山都是生於1866年,曾一同於中央書院讀書。

孫中山紀念館:左邊為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孫中山紀念館:左邊為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位於地下的走廊及售票處

位於地下的走廊及售票處

甘棠第

甘棠第 / 未來發展

「活化再利用」意指透過注入新功能和活動,活化或更新一座建築物或一個地區。活化再利用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行。

現在,讓我們嘗試為這座歷史建築提議一些活化再利用的方案。以上只是對同學作一點啟發,同學能否再提出更好的方案?

甘棠第
甘棠第
甘棠第
甘棠第
甘棠第

甘棠第 / 建築細節



游廊

游廊是一道設計精緻的室外開放式長廊,或有蓋柱廊,圍繞樓宇的中心結構而建。它不僅提供隔熱作用,遮擋陽光,避免大樓直接曝曬,並且保持室內溫度和暖穩定。游廊亦可用作寫意悠閒的室外休憩空間。

游廊
傭人後梯(俗稱「妹仔樓梯」)

從前專為傭人使用的後樓梯。

傭人後梯(俗稱「妹仔樓梯」)
新建電梯

由於「甘棠第」改建成孫中山紀念館,大樓後方需加建一道升降梯,以符合現代無障礙通道條例的需求。而且,選取的電梯地點以減少妨礙樓宇原來風貌為原則。

新建電梯
石材與紅磚的巧妙融和運用

在「甘棠第」內,石材一般運用於建築物的底部和角落位置,用以顯露何甘棠的身家豐厚。
從前紅磚是英國一種相當普遍的建材,故此亦常見於殖民地時期的香港。紅磚的好處是能抵擋風霜雨露等侵蝕,而且既容易大量生產,價錢亦相宜。

石材與紅磚的巧妙融和運用
洗禮池

教會遷入了「甘棠第」後,在大宅的最底層加設了一個洗禮池作宗教儀式之用。

洗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