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遵守2A級無障礙圖示,萬維網聯盟(W3C)- 無障礙網頁倡議(WAI)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2.0
符合超文本標示語言(HTML)5
A A A 字體大小

鼓勵參與的方法

102-40
102-43

我們珍惜每個聆聽持份者的機會。他們寶貴的回饋是本署能不斷改進作業方式及在可持續發展績效上獲得成功的要素。我們透過多元化的渠道收集他們的想法、意見及建議,包括問卷調查、面談、公眾活動及電子平台等。我們的主要持份者組別及我們相應鼓勵他們參與的措施茲列如下︰

 
鼓勵參與的方法 員工 -部門諮詢委員會 -員工獎勵計劃 -網上論壇 -員工關係組 -員工組織 客戶 -客戶滿意度調查 -樓宇用後評估 -行動回顧 -價值管理工作坊 供應商 -公開研討會 -活動 承建商/顧問 -環保承建商獎勵計劃 -公德地盤嘉許計劃 -參觀地盤 -活動 -外聯網 立法會及區議會議員 -焦點小組會議 學術組織/專業團體 -研究為本會議 -培訓 -考察團 -專業委員會 -專業刊物 -交流會議 -建築署學堂 公眾 -網站 -公開研討會 -公開聚會/活動 持份者組別 持份者組別
持份者專訪
 

102-44

為了解主要持份者群組的關注事項及意見,我們與員工、承建商、客戶/ 設施使用者及專業組織的代表共進行了五個獨立專訪,並依據他們的回饋持續改善本署的可持續發展措施及績效。

員工意見
border
歐國釗先生

歐國釗先生
總技術主任

作為負責政府建築物及設施發展和維修保養的部門,建築署一直致力遵循相關的建築行業最新趨勢及標準。為提供卓越的服務,部門對提升員工的相關能力變得非常重要。建築署舉行不同的內部培訓課程,提高員工的消防安全、建築資訊模型等一般意識和專業技術知識。部門更通過建立知識管理網站,集中所有實用的資訊,鼓勵知識共享,使員工能夠參考相關材料,並從過往的項目中學習。

建築署致力加強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尤其在減少碳足跡方面,更不遺餘力。對內方面,我們在辦公室採用了各種節能措施,例如在照明系統和自動扶手電梯中使用自動感應裝置。我們亦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系統,利用天然能源以減少電力需求。對外方面,我們在新建基本工程和小型工程項目中,實施適當而具成本效益的可持續發展方案。我們還在政府建築物設置電錶和水錶,以監測它們的資源耗用量,從而尋找減少碳足跡的機會。

建築署擁有超過1,800多名員工,分佈在6個不同的辦事處,部門應繼續保持各辦事處之間的密切溝通和合作,使員工能夠發展多元化的技能。假若建築署可進一步加強知識管理網站中現有和新增資訊的整理和控制,方便員工進行數據搜集和選取有用的資訊,便能更具效益。

我們的回應 我們的回應

我們非常重視本署員工的持續發展和知識共享,致力培育可持續和專業的團隊。我們將繼續加強不同辦事處之間各階層的溝通,並積極提升知識管理網站的功能,支持員工發展。

員工意見
border
林國杰先生

林國杰先生
總工程監督

身為總工程監督,我主要是負責監督、安排和管理工地的員工,以及監管員工的培訓和招聘活動。建築署竭力為員工提供廣泛的內部培訓課程,例如安全、環境管理、職業安全與健康的等軟技能和技術知識,以支援員工的培訓和發展。藉此確保我們的員工完全遵守業內的新標準,並徹底了解最新的規例和規格,例如在新建築標準內訂明的測試方法準則。員工透過在督導下參與各種工地項目,從而取得實際的工作經驗。此安排對於維持員工的相關知識和工作質量至關重要。

為達致更佳的可持續發展表現,建築署應在合適的情況下,繼續將工地操作及建築物設計作出規範和簡化,以促進技術員工和資源的更佳部署,及提高建築物的可保養程度。另外,為解決即將因退休而導致的大量人手流失,建築署可建立更多促進知識管理的平台,從而將資深員工寶貴的知識及經驗傳承給經驗較淺的同事。

我們的回應 我們的回應

員工是我們主要的持分者之一。我們重視他們的意見和想法,以提高我們的可持續發展績效。我們將繼續改善新發展項目的工地操作和設計,以優化資源部署和提高工作效率。作為我們倡導知識管理措施的其中一環,我們設立了導師計劃、編纂面談、主題經驗庫和建築署學堂等渠道,使年青的員工能夠從經驗豐富的同事中,獲取所需的技能和知識。我們將繼續利用不同的平台,促進現有員工與新員工間的知識傳承,確保我們的營運能可持續發展。

承建商意見
border
余卓恒先生

余卓恒先生
安保工程有限公司地盤代表

我們與建築署在重建大欖女懲教所的設計及建造工程中合作。在整個項目中,建築署視我們為業務合作夥伴,並提供專業指導。在項目開展前,建築署邀請我們與本項目的其他相關持份者參加一個綜合工作坊,鼓勵和促進參與各方之間的溝通。此外,建築署會與我們舉行定期會議,加強和確保我們理解與項目相關的所有環境及安全要求。建築署亦以主導者的角色,在這重建項目中引入多種提升環保和能源效益的元素,務求更有效地運用資源。

建築署除了確保我們遵守相關法例外,還積極鼓勵承建商改善工地表現,其中包括推行「支付安全及環保計劃」、「環保承建商獎勵計劃」等獎勵計劃,鼓勵承建商採取不同的環保措施。這些獎勵計劃不僅可驅使我們在工地採用更多環保措施,更提供了一個平台促進建築行業內的訊息交流,並分享建築工地的良好環保作業守則。在建築署的啟發下,我們亦實施了大量適切的環保措施,以減輕工地的空氣及噪音污染、妥善管理廢物及節約能源。我們很高興今年能榮獲「環保承建商獎勵計劃」的銅獎。

一直以來,建築署在推動香港採用可持續發展建築設計和環保功能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期望建築署在未來繼續與業界分享最新和具創意的技術。

我們的回應 我們的回應

由於我們的新發展項目和維修保養工程,實有賴與承建商的合作,故此我們十分珍惜與承建商的工作關係。他們是有助我們實現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業務合作夥伴之一。我們將繼續與承建商攜手共同努力,在項目建造工程中追求卓越的環境表現,並達致更高的安全標準。我們會全力支持承建商,並引進創新而實用的措施以改善工地的可持續性。

專業機構意見
border
周偉業先生

周偉業先生
英國屋宇裝備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主席

英國屋宇裝備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致力推廣香港屋宇裝備工程業界的良好作業守則,促進建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提高建築物的功能。近年來,我們積極推動創新的建築資訊模型技術應用,在系統設計、安裝、運行及維護等方面,以數碼影像模式呈現屋宇裝備工程數據,從而加強建造項目在不同階段中參與各方的溝通。建築資訊模型技術的應用及其數據主導模型,可以使屋宇裝備工程師作出更精確的決定,不但實現創新和可持續的設計,更能為屋宇裝備工程設施提供優質的運行及保養服務。

建築署大力推廣建築資訊模型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建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並支持在建築業內交流相關的知識,值得嘉許。過去多年,英國屋宇裝備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與建築署,均致力提升行業內對建築資訊模型的關注及培訓有關人才。我們期待今後與建築署繼續合作,推廣在業內更廣泛應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

我們的回應 我們的回應

我們為推動於屋宇裝備工程中使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的努力得到英國屋宇裝備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的讚賞,感到十分欣慰。隨著對建築資訊模型相關技術知識的增加,我們會繼續支持在不同項目更廣泛應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我們亦會探討與英國屋宇裝備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等專業協會緊密合作的機會,以推動香港業界更有效地運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

客戶和使用者意見
border
環境保護署廢物管理政策科

環境保護署廢物管理政策科

自2012年8月起,我們一直與建築署緊密合作推行綠在區區計劃。這是在2014年施政報告中宣布的先導計劃,項目透過環保教育持續推廣減廢和回收,同時加強地區回收工作的物流支援,藉此促進「惜物減廢」的綠色生活文化。在建築署的全力支持下,我們會逐步在全港各區開展綠在區區計劃。自2015年5月起,四個綠在區區項目已在沙田、東區、觀塘及元朗區開始運作。而位處深水埗的第五個綠在區區項目亦預計將於2017年第四季投入服務。綠在區區計劃自開展以來,深受廣大市民歡迎,亦促使區內的回收量顯著增加。

每個綠在區區項目由設計至施工的整個過程中,我們見證了建築署在其細緻規劃和專業決策過程中融入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舉例而言,建築署利用貨櫃模組,將其重新用作建築物的基礎,同時有效地修整以切合綠在區區不同的功能需要,這正體現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建築署亦透過垂直綠化、竹棚和庭院花園等設計,令項目體現出一種社區和城市綠洲的感覺。設計亦令許多認為回收必然是污穢和凌亂的人士為之耳目一新。綠在區區已成為社區的綠色地標,至目前為止的參觀人次已超過32萬,吸引香港以至海外人士的關注。事實上,綠在區區的建築設計享譽甚高,個別項目已贏得多個本地和國際性的建築和綠色建築獎項。

有賴建築署團隊的貢獻和努力,綠在區區已毫無疑問成為其他循環再造和綠色設施的良好典範和榜樣。我們期望與建築署繼續合作,為現有及未來的綠在區區項目注入更多可持續發展的元素。我們亦對建築署日後能建議更多嶄新、可持續、別具創意、持久及有利於我們下一代的設計充滿期盼。

我們的回應 我們的回應

我們很高興知道,我們的努力能得到環保署的讚賞。我們十分重視客戶和使用者的需求。我們將持續與各持分者保持溝通,於所有新發展及維修保養項目的工程週期內盡力切合他們的需要,同時繼續於香港推廣可持續建築。